什麼是待產包?要怎麼準備?
待產包就是媽媽在準備生產前,提前打包好的「住院與生產用品袋」。
好好準備待產包,不只是讓你「東西有帶齊」,更是在臨盆緊張時,幫自己留下一點從容與安心。
待產包會準備什麼?
這邊些簡單介紹,下面段落還會詳細介紹!
- 住院期間的生活與照護用品(媽媽、寶寶及陪產者)
從住進產房開始到出院(通常是3~5天),媽媽會需要許多用品,
醫院不一定會提供所有物品,所以自己準備能讓住院期間過得更舒適有品質。
寶寶出生後,也會需要尿布、包巾、紗布巾、小帽子等用品。
有些醫院提供基本款,但不見得符合每位媽媽的習慣或需求,自行準備能更安心。
- 重要文件與證件
住院報到時的相關證件與文件(如健保卡、媽媽手冊、配偶身份證等)也應放入待產包中,也能避免手忙腳亂,讓媽媽安心生產。
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待產包?
太早準備可能會有物品重複、更新的問題,
太晚準備又容易手忙腳亂,甚至錯過準備時機。
以下是建議的準備時間與檢查時機,讓你從容迎接寶寶到來。
黃金準備期:懷孕第 32-36 週
32-36 週是準備待產包的最佳時機。
這時胎兒大多已穩定,媽媽的體力尚可負荷簡單的整理與打包工作,
正好可以開始慢慢規劃待產包內容:
- 避免過早準備:太早打包(例如30週以前)容易因孕期變化或醫院規定更新而頻繁更動清單,也可能會讓打包物品在角落放太久,臨時找不到。
- 避免過晚準備:超過36週後,孕婦的身體負擔加重,行動不便,加上寶寶可能隨時報到,如果臨時才要準備,很容易忘東忘西,增加緊張感。
- 慢慢補齊,降低壓力:32週左右開始陸續準備,等於有 4 週的緩衝期可以查資料、比較商品,甚至觀察寶寶的胎位與醫師建議來微調內容。
最後檢核檢:第 37 週
滿 37 週即進入足月階段,寶寶隨時可能出生,
這時候的「待產包」就不只是「準備中」,而是必須進入備戰狀態!
- 將待產包放在隨時可拿的地方:建議放在玄關旁、房門口或床邊等明顯處,且不被其他行李遮擋。萬一臨時要趕往醫院,也不會找不到或漏帶。
- 和家人溝通確認:讓老公、父母或陪產人都知道待產包放在哪裡、內容物有哪些。甚至可以簡單標籤一下包內物品,萬一臨時需要,他們也能快速幫上忙。
- 確認醫院需求:有些醫院會提供媽媽包(例如產褥墊、看護墊等),有些則需要自備。第 37 週可以順便再次檢查醫院入院須知,確保內容不重複、也不遺漏。
待產包應該準備哪些東西?
(咖啡色的品項是我準備好的購買連結,方便你可以直接下單)
媽媽用品清單(住院/產後使用)
產後護理用品
看護墊、產褥墊,1包:生產後會有惡露排出,鋪在床上防止沾污床單,保持清潔。
產婦用衛生棉(產後惡露專用),1包:專為惡露設計,比一般衛生棉吸收力強、較長較厚。
免洗內褲,1包:方便更換,不怕弄髒,可丟棄免清洗。
生理沖洗瓶(會陰沖洗器),1個:產後上廁所時可用來沖洗私密部位,保持清潔、減少不適與感染風險。
坐浴盆(若醫院沒提供) :有助於會陰傷口癒合,尤其自然產後使用很舒服。
羊脂膏/乳頭修護霜:預防與舒緩哺乳初期乳頭破皮、疼痛問題,哺乳媽媽的救星。
護唇膏/乳液(保濕用品): 醫院冷氣強、產後體質變化,容易嘴唇乾裂或皮膚乾癢。
眼罩與耳塞(選擇性):醫院環境不一定安靜,幫助媽媽白天小睡或晚上入眠。
個人盥洗與衣物
因為一生完會很冷,如果一開始不想淋浴,要帶擦澡用品
襪子跟外套也是因此需要
哺乳內衣,1-2件:哺乳方便又舒適,不必頻繁脫穿衣服。
出院時穿的衣物一套:可選舒適、方便穿脫的服裝,出院拍照也能保持儀容。
外套、襪子(保暖用):醫院冷氣可能較強,產後體虛更怕冷,需做好保暖。
拖鞋(浴室用與室內用):室內行走或洗澡方便又衛生,建議乾濕分開使用。
基礎保養品、牙刷、牙膏、毛巾:基本清潔保養用品讓媽媽住院期間也能維持清爽舒適。
塑膠袋/密封袋(收納髒衣物或垃圾):可打包髒衣服、衛生用品包裝或垃圾。
哺乳相關用品
溢乳墊,一包:預防乳汁滲出弄濕衣物,保持衣服乾爽、衛生。
乳頭保護罩:初期哺乳若乳頭破皮疼痛,可協助寶寶順利含乳、減少媽媽疼痛。
手動/電動擠乳器(可先詢問醫院是否提供):若奶量多或寶寶吸吮困難,可用來緩解脹奶或儲存母乳。
- 電動擠乳器:新貝樂小饅頭,我們先前是用這顆擠乳器,推薦!
- 手動擠乳器:紐西蘭Haakaa集乳器
母乳儲存袋:擠出的母乳可冷藏/冷凍保存,方便日後使用或帶回家。
個人娛樂與舒適用品
手機、行動電源、超長充電線:聯絡家人、記錄寶寶出生點滴、充電方便不怕插座太遠。
自備水瓶、保溫瓶(有吸管的):自備水瓶含吸管的很重要!因為都是躺著,所以喝水有吸管會方便許多。
環保餐具
手機支架: 可以等到看到病床後,再去買合適的懶人支架也行。
喜歡的零食、巧克力(補充體力):生產前後容易肚子餓,適時補充熱量也能提振精神。
寶寶用品清單(新生兒照護必備)
衣物類
出院服一套
提醒:新生兒體溫調節尚未穩定,依據季節準備厚薄。
日常用品類
新生兒尿布(NB尺寸一小包,可跟醫院確認,若院方提供就不必帶): 寶寶剛出生排便頻繁,準備尿布以防醫院未提供。
嬰兒用濕紙巾(可跟醫院確認,若院方提供就不必帶)
安撫奶嘴(可先準備) :有些寶寶一出生就有吸吮需求,奶嘴可幫助安撫情緒、減少哭鬧。
重要準備!
嬰兒提籃(出院必備!) :依台灣法規,新生兒出院需乘坐嬰兒座椅!
我們當時是使用 ABC Design的提籃,蝦皮上也有二手可以選擇,也可以跟部分嬰兒推車款式結合。
爸爸/陪產人用品清單(陪伴媽媽更安心)
- 換洗衣物、薄外套
- 手機、充電器
- 零食、提神飲料
- 待辦事項清單或聯絡人電話
重要文件與證件(報到不慌亂)
這些重要文件可以用「透明網格拉鏈袋-雙層」裝,拿取比較方便,
建議買雙層的原因是後續會有許多單據,分層收納比較不容易弄丟。
- 夫妻雙方的身分證、健保卡
- 媽媽手冊
- 住院通知單/預約單(部分醫院需要)
- 信用卡/提款卡/現金
- 生產後的補助文件申請(因為要準備的資料文件較繁瑣,建議先準備)
- 申請書、出生證明、身分證、家長印章、存摺影本
- 月子中心、臍帶血等合約(若有的話)
5個實用的待產包打包要點
- 先問再帶: 事先詢問醫院或月子中心會提供哪些用品,避免行李過重。
- 分袋收納: 使用收納袋將「產房用」、「產後用」、「寶寶用」分開裝,方便快速取用。
- 貴重物品: 產房內盡量不要攜帶貴重物品。
- 善用試用包: 索取的母嬰用品試用包,此刻就是最佳使用時機。
- 做成清單:文末有將本篇整理成【待產包打包清單】,可以直接下載使用,照著準備就不怕漏帶重要物品!
準備好了!滿心期待與寶寶的第一次見面
待產包不是一個「清單任務」,而是陪你們迎接人生重要時刻的行囊。
透過提早規劃,讓你在緊張又期待的生產旅程中,多一點從容、多一分安心。
現在,待產包準備好了,心情也準備好了。
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小生命的到來,滿心期待與寶寶的第一次見面!
👉 加入 趣玩 Kyiplay LINE官方帳號 ,取得待產包打包清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