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寫這一份避難指南
這不是一份為了製造恐懼而寫的手冊,
而是一份「如果有事,我們要怎麼保護彼此」的指南。
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經歷了疫情、停電、地震、極端氣候……
而最近,圍繞在台海周邊的軍事活動與地緣政治風險,
也讓許多家庭開始認真思考:
「如果有一天,封鎖、斷電、斷水、斷網真的發生,我們準備好了嗎?」
台灣的地理位置與戰略價值,讓我們在和平與風險之間搖擺。
而絕大多數人所處的現代生活,
習慣了便利、仰賴網路與物流、並假設日常會一直如常。
但當「如常」被打破,最能保護自己與家人的,
不是政府,也不是新聞,而是我們自己能否提早做好準備。
這份指南,不是為了應付好萊塢式的大災難劇情,
而是基於當前兵棋推演中最有可能發生的情境:
如:封鎖台灣、資訊斷鏈、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基本補給。
它同時也考慮了地震、山崩等天然災害的風險,
並延伸到萬一需要撤離、尋找避難所甚至在野外生存的狀況。
這份指南統整了:
- 高風險地區的避難計畫與撤離SOP
- 戰爭期間的通訊方式
- 戰備物資與儲糧建議
- 災難包、避難包準備清單
高風險地區的避難計畫與撤離SOP
當你家旁邊就是軍事基地、橋樑或發電廠這類戰略設施,
一旦戰爭發生,這些區域將成為首波攻擊目標。
這篇文章教你如何辨識高風險地點、規劃安全撤離路線,以及如何準備實體地圖與替代方案,
讓你在混亂中也能穩住腳步、帶著家人離開危險。
戰爭期間的通訊方式
當基地台被摧毀、網路斷線、手機無法使用時,
你還有其他方式保持聯絡。
這篇文章介紹防災資訊 App、離線藍牙訊息工具 Bridgefy、以及社區用對講機等通訊備案。
幫助你與親友維持聯絡、掌握最新災情資訊。
戰備物資與儲糧建議
面對可能的短期封鎖或物流中斷,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泡麵與瓶裝水。
這篇文章從能量攝取、飲水濾淨、烹煮方式到醫療備品,
全盤思考家庭居家避難時的物資儲備策略,
幫助你安全撐過一段時間的孤立期。
災難包、避難包準備清單
避難包準備指南|災難來時該怎麼辦?戰爭、地震都適用的完整清單
當你只有幾分鐘可以撤離,
事先準備好的避難包會是你接下來幾天的生命線。
本篇提供依照用途分門別類的避難包準備清單,
包括重要文件、食物與水、照明與通訊、緊急醫療用品等,
無論你是單身上班族或有小孩的家庭,都能依需調整與準備。
做好準備,當日常被打破時,我們仍能守護彼此
不論戰爭是否會發生,不論你住在城市或鄉村,
當你準備好了,面對未知的時候,你就不再是脆弱的受害者,
而是擁有選擇與行動能力的守護者。
準備,不是恐慌。
準備,是愛的另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