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準備避難包?
當我們談論戰爭與災難避難時,不只是一次性的逃難,
更是關乎存活與安全的延續性規劃。
你可能因戰爭空襲被迫逃離機場周邊的高風險區域,
也可能因地震或海嘯無法再居住在原地。
這時候,一個實用、符合自身需求的「避難包」就變得至關重要。
市面上的成品避難包琳瑯滿目,
但老實說,大約內容物有20%根本是用不到的…
而你真正需要的物資,卻可能沒被放進去。
我也曾經買過成品避難包,
後來發現這些錢其實可以花得更有意義 —— 自己準備避難包,
不但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量身訂做,也可以確保每一項用品都用得到。
如何準備屬於你自己的避難包?
我會把避難情境分為兩種風險:
- 戰爭風險(如台海衝突):可能需要快速逃離高風險攻擊區,前往外地避難。
- 天然災害(地震、海嘯等):可能短期內無法返家,需要臨時在戶外或收容所求生。
雖然這兩種情境不一樣,但準備的核心物資有不少重疊之處,可以一次準備,靈活應對。
我的避難包準備方向
- 基本生存物資:水袋/淨水片、高熱量糧食(糧食棒、即食飯)、口罩、保暖鋁箔毯、輕便雨衣
- 個人安全用品:哨子、小型照明(頭燈比手電筒好用)、瑞士刀或多功能工具鉗
- 通訊與資訊:行動電源、預設頻道的無線對講機、防災App截圖備份
- 文件與現金:護照/身分證影本、紙本緊急聯絡資訊、小額現金
- 家庭需求延伸:兒童專用物品(奶粉、尿布)、女性衛生用品、慢性病藥品
我也會考量家庭避難備品與避難包重疊,例如:平時囤水、儲糧、應急電源等,盡可能整合,避免重複購買。
你也可以直接參考這份完整的購買清單連結。
我的防災避難包內容與推薦購買清單
背包
建議在家一個大人準備一個【登山背包】,每台車上也準備一個臨時包包。
登山背包是必要的,最起碼要買一個,狄卡儂的就CP質很好。
其他可以使用汰換下來的舊背包
注意:請不要買迷彩或軍綠以免被當作攻擊對象
推薦購買:
乾糧食品
因為是需要背在身上的,我會建議直接買壓縮餅乾,或是尾西的三角飯糰。
如果是需要喝奶的寶寶就可以準備明治Q貝樂奶粉,
他是一塊一塊的,並且五塊一包,可以很好的攜帶跟保存,
而已經可以吃副食品的寶寶,就可以跟大人一起吃德國的戰備口糧或是泡好的白飯。
推薦購買:
水源
小瓶裝的長保存年限飲用水在每一個背包可以放兩三罐以免沒有水源。
七年保存水就不會有需要一直檢查物資有沒有過期的問題!
另外,在每一個背包都放隨身濾水器,
如果遇到有水源的時候,可以利用濾水器來迅速過濾水源,再用儲水袋裝起來。
如果一般的災害,可能會有水車,這時就要準備摺疊儲水袋,可以有效率的裝水。
推薦購買:
個人衛生
可以一顆洗全身的肥皂
日本HondaYoko免沖水清潔手套:洗澡跟洗頭的都買
免洗內褲、衛生棉
有寶寶請準備
尿布(用夾鏈袋封起來或是用真空壓縮袋吸起來)
個人餐具與用品
因為有可能會有救濟單位,這時候請自己準備好環保餐具,或甚至可以考慮在包內準備紙盤紙杯。
一些日本的防災帶中還會有鞋子,這可能也是考慮到如果有收容中心,要怎麼舒服地度過。
醫療用品
你可以去藥局持清單自行購買,並可以再自行增添需要的內容。
消毒用品
外用消炎藥膏
止癢消腫
鎮痛貼布:請找有「止痛藥」成分
眼藥水:眼藥水或生理食鹽水
也可以直接選擇配好一整包的:瑞達美藥局急救包
求生物資
這邊大部分的東西去小北應該都買得到,
但我會把可能不好買的,或我比較推薦的款式選出來下連結:
望遠鏡:買迪卡儂這款免調焦的,便宜好用。
緊急救生毯:迪卡儂的便宜又好用 可以兩面使用
瑞士刀:這種還是要買蝦皮的會比較CP質高
緊急避難帳篷:這種很輕薄可以直接放進背包的,一個家庭準備一個就夠
緊急睡袋:這個可以整個包起來睡覺,在避難所的環境,使用睡袋可以把你的貴重物品跟你包一起,比較安全。
資通訊
一定要準備好實體地圖、事先印好的路線版本等等資料。
地圖是一個貴不啦嘰的東西,我建議買一本全台灣的放在車子上,
再為每一個避難包各準備一份你所在縣市的地圖。當然如果你超級熟悉有可能就不需要地圖。
只是實體的地圖可以加碼標示出防災公園、急救站、物資發放中心這些資訊。
推薦閱讀:
你也可以準備小圓貼紙,按照類別需要貼在實體地圖上。
推薦購買:
全台地圖
北北基地圖
桃竹苗地圖
中彰投地圖
雲嘉南地圖
高屏地圖
宜花東地圖
推薦閱讀: